网站首页
手机版

绿萝养殖方法 绿萝怎么养

更新时间:2023-07-30 18:50:09作者:未知

绿萝养殖方法 绿萝怎么养

绿萝养殖方法 绿萝怎么养

1、土培和水培

土培:绿萝好养,土培的准备工作,就是选好适宜绿萝生长的土壤。土壤尽量肥沃,绿萝的大部分营养都来自土壤。尽量到田地里选一些土,在土中掺些动物的粪便,放一些细碎的枯树叶在土中。绿萝喜欢松软的土壤,枯树叶和粪便起到增加土壤肥力、松软透气的作用。

水培:水培绿萝是非常好的室内装饰水培植物之一,攀藤观叶花卉。萝茎细软,叶片娇秀。水培绿萝极耐阴,在室内向阳处即可四季摆放,在光线较暗的室内,应每半月移至光线强的环境中恢复一段时间,否则易使节间增长,叶片变小。

2、光照和温度

光照:绿萝的原始生长条件是参天大树遮蔽的树林中,向阳性并不强。但在秋冬季的北方,为补充温度及光合作用的不足,却应增大它的光照度。

温度:在北方,室温10℃以上,绿萝可以安全过冬,室温在20℃以上,绿萝可以正常生长。一般家庭达到这个温度问题不大,需要注意的是要避免温差过大,同时也要注意叶子不要靠近供暖设备。

3、水肥管理技巧

浇水:秋冬季的浇水量应根据室温严格控制。供暖之前,温度较低,植株的土壤蒸发较慢,要减少浇水,水量应控制在原来的1/4-1/2之间。即使供暖之后,浇水也不可过勤,浇水要少向盆中浇,应由棕丝渗水。另外,还应向棕柱的气生根生长处喷水,以减少因蒸发过快引起根部吸水不足。冬季浇的水以晾晒过一天后的水比较好,水过凉容易损伤根部。水养时,水量不可过多,淹没根部即可,水量过多时容易腐烂茎叶。

施肥:北方的秋冬季节,植物多生长缓慢甚至停止生长,因此应减少施肥。入冬前,以浇喷液态无机肥为主,时间是15天左右一次。入冬后,施肥以叶面喷施为主,通过叶面上的气孔喷施为主,通过叶面上的气孔吸收肥料,肥效可直接作用于叶面。叶面肥要用专用肥,普通无机肥不易被叶面吸收。北大护花神系列和日本出品的花一番等均可作叶面肥使用。

4、繁殖方式

通常绿萝的繁殖采用扦插法。春末夏初选取健壮的绿萝藤,剪取15厘米至30厘米的枝条,将基部1节至2节的叶片去掉,注意不要伤及气根,然后插入素沙或煤渣中,深度为插穗的1/3,淋足水放置于荫蔽处,每天向叶面喷水或覆盖塑料薄膜保湿,只要保持环境不低于20℃,成活率均在90%以上。

本文标签: 绿箩养殖方法  

为您推荐

马可尼发明了什么 马可尼发明了什么 百度网盘

伽利尔摩·马可尼发明了实用电报、一种工作装置,获得了这项发明的专利权。他又发明了无线电通讯技术,无线电信息成功地穿越大西洋,从英格兰传到加拿大的纽芬兰省。

2023-10-04 08:10

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是什么(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是什么?为什么失败了?)

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。洋务派继承了魏源的“师夷长技以制夷”的思想,以“求强”、“求富”为目标,发展军事工业,发展若干民用企业,使资本主义经济成份在社会经济中明显增长。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。为了培养新式外交、军事、科技人才,洋务派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,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学生,这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。

2023-10-04 08:00

家己人胶己人是什么意思(胶己人啥意思)

这是潮汕地区的人称呼自己为“家己”视同使用潮州话的同乡人为“家己人”常被误写为“胶己人”“胶地人”等用谐音字代替本字,在使用潮语书面交流时常有发生。潮汕人有一句可以作为其有别于其他族群的明显标志的响亮口号,叫做——家己人,拍死无相干!“家己人”者,自己人也,犹如客家人讲“自家人”。由于这种为自己人而两肋插刀的侠义精神的之突出,使 “家己人” 成为了潮汕人的标志性代名词。

2023-10-04 07:55

徐庶是怎么死的(徐庶最后怎么了)

徐庶是病逝的。徐庶(?—约230年代),字元直,豫州颍川(治今河南省禹州市)人。徐庶本名徐福,为寒门子弟。早年为人报仇,获救后改名徐庶。后与同郡石广元避难于荆州,与司马徽、诸葛亮、崔州平等人来往密切。刘备屯驻新野时,徐庶前往投奔,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。徐庶南下时因母亲被曹操所获,辞别刘备,进入曹营。

2023-10-04 07:45

虢国夫人是谁(虢国夫人是谁画的)

虢(guó)国夫人杨氏(?—756年),蒲州永乐(今山西芮城县)人,唐玄宗李隆基宠妃杨玉环的三姐。早年随父居住在蜀中。初嫁裴氏为妻,裴氏早亡。杨贵妃得宠于唐玄宗以后,虢国夫人和杨贵妃的另两个姐姐一起迎入京师。唐玄宗称杨贵妃的三个姐姐为姨,并赐以住宅。安史之乱时在出逃中被迫自杀。此人生平骄奢淫逸,在杨贵妃的庇佑下显赫一时。

2023-10-04 07:40

景德镇是镇还是市 江西景德镇是镇还是市

景德镇是江西省地级市。1953年6月,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,景德镇市为江西省辖市。2009年,景德镇市辖乐平市、浮梁县和珠山、昌江两区。

2023-10-04 07:35